刑事合规有效性判断的量化标准发表时间:2023-08-09 12:00 摘要:目前,刑事合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纸面合规,或者形式上的合规。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刑事合规有效性评价标准的不清晰。可以将刑事合规有效性判断标准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的要素,并按照每个要素占比10%进行量化,总分100。对于整改评估分值达到80分以上(包括80分)的涉案企业,应予以刑事合规验收通过。 关键词:刑事合规 有效性 量化标准 一、刑事合规有效性判断标准 刑事合规试点已逾三年,总的来说取得了积极的政策性效果,也在制度层面上丰富了相对不起诉制度,为营商环境保障和涉案企业的从宽处理提供了制度性路径。从本质上将,刑事合规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实现路径之一。应当肯定,刑事合规使得原本较为模糊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变得更加“接地气”,成为一个制度性抓手。当然,在充分肯定刑事合规制度的同时,也要辩证地看待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。由于制度的初创,相关配套性安排其实并没有跟上,也导致刑事合规制度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。这些问题需要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。 其中,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纸面合规,或者形式上的合规,也即涉案企业在纸面或者形式上完善了合规管理体系,然而并未实际落实贯彻。这一问题导致刑事合规并未落地,涉案企业功利性的追求从宽处理效果,而片面地侧重于纸面合规或者形式合规。 那么,为什么会出现纸面合规的问题?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刑事合规有效性评价标准的不清晰。换言之,理论和实践上,对刑事合规有效性的判断并没有明确的标准,导致刑事合规验收无从下手,也很难去准确判断一个合规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整改要求。涉案企业其实也不知道如何整改,才能满足检察院和第三方组织的要求。整改评估方与被要求整改的涉案企业,双方其实都不清楚应该做什么,怎么做。这个问题目前极为突出,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和解决。不然,刑事合规就会发育不成熟,甚至因为乱象过多而夭折。 结合国外的合规理论与我国近三年的实践经验,我们认为可以将刑事合规有效性判断标准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: 1. 具有可行性的专项合规计划 2. 具有较为完善的合规体系 3. 具有较为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 4. 具有针对性的合规机制与程序 5. 具有较为完善的配套制度,比如举报机制 6. 具有相应的人员岗位的合规保障 7. 具有相应的财务预算的合规保障 8. 具有相应物资配套保障 9. 合规管理的持续运行与评估 10.既往专项问题的评查合规 二、标准量化比例 针对上述十个方面的刑事合规有效性判断要素,是判断刑事刑事合规有效性的重要量化指标。这些要素需要同时具备,才能说刑事合规整改具有有效性。但是,同时也应该看到,涉案企业短期内是无法百分之百地做到这些要素的。因此,需要对上述要素进一步的量化,并根据实际整改情况进行评判具体的分值,然后根据整改要求确定合规有效的最终分数线。尽管评判分数具有相对随意性和不确定性,但是根据第三方组织成员的集体评估,也能够相对地反映出实际合规整改的效果。至少,有了量化标准,就有了较为明确的判断标尺,就不会导致无从评判的尴尬境地。 上述十个方面的判断要素,对合规整改效果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,也很难说哪个更为重要,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支撑。有鉴于此,采取均等分值占比较为合适,不宜差别化看待。因此,我们建议每个要素各占比10%,总分100分。如此配置既符合合规原理,也较为简易操作。 至于多少分值才算是刑事合规有效?我们建议按照80分作为验收合格的标准,并不设定优秀、良好的等级。 首先,刑事合规整改效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刑事合规是一项长期的合规工程,并不能在短期内就看出是否良好和优秀。短期内给予较高的评价,也不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。 其次,刑事合规的目的是让涉案企业构建和完善自身的合规管理,而不是给予奖励或者评级。因此,只要验收通过,合规整改达到基本要求即可。从这个角度,只需要进行合规整改合格与否的评价,并不需要其他更高评级。 最后,80分可以基本反映一个合规整改全面状况。如果是60分,则相对较为宽松,而体现不出刑事司法的严肃性和严谨性。100分是过分的要求,也是脱离实际的奢望,是基本上无法实现的理想目标。因此,在60分与100分之间去一个中间分80分,是较为符合实践需要的,也是较好地兼顾了理想合规目标与宽松底线要求。 因此,对于评估分值达到80分以上(包括80分)的,即视为刑事合规有效,应予以刑事合规验收通过。
文章分类:
南游雁 · 研究
|